查看原文
其他

谢晶|哲学不是玄学和鸡汤,而是一种思想上的防身术



 最美的哲学史


▲谢晶在上海图书馆讲座现场






哲学是什么?什么是哲学史?哲学这门有些“高深”的学问,会以怎样的方式走进我们的生活?怎么看待哲学和玄学、心灵鸡汤的区别?为什么说哲学是一门防身术,学会它能帮到我们什么?这一切的问题,指向哲学的表象与本质。5月8日下午,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副教授谢晶做客上海图书馆,从《最美的哲学史》谈起,为我们揭开了哲学这门学科神秘的面纱。




哲学与哲学史



日本思想家西周



我们所知道的“哲学”是从西方语言中过来的,在中文中原来没有这个词语。“Philosophy”是一个叫西周的日本人翻译成“哲学”的。这并不是说其他文明的思想传统就不够好,只是说在我们传统的思想里,确实没有严格意义上的哲学,但并不意味着我们没有好的思想传统。
“哲学”意为“爱智慧”,爱的对象不是特定的,但并不代表它不存在。它和物理学、几何学、生物学、社会学这些可以在一般意义上被确定的学科不同,它们之间有着本质的区别。这好像让我们这些从事专业哲学工作的人有点像江湖术士。哲学所面向的对象是普遍的、核心的东西。
哲学也并非哲学史。我们知道历史学,它是一门研究过去发生事情的学科,我们做哲学的就很想问他们,研究过去的事情能做什么,可以预见未来吗?是不是要总结规律?而规律常常会不作数。我们去研究哲学家,研究留下来的哲学著作,把这些人物和理论按时间顺序编成有内容的学科,可以看做是哲学史。
但我们刚才说过,哲学不是一个有既定对象的学科,被告知过去的历史在哲学上发生了什么,并不能让我知道什么是哲学,你给我的是一些知识,但哲学并非如此,从这个意义上说,哲学与哲学史关系不大。
我们是可以对已有的哲学史进行质疑的,一般来说,我们读西方哲学,会从苏格拉底、柏拉图、亚里士多德讲起,讲到笛卡尔、斯宾诺莎,到康德、黑格尔,再到后来的结构主义、后现代主义,这些都知道了,就知道什么是哲学了吗?不是的。

历史的叙述不会是单一的,需要有多重视角的关注。难道在这些哲学家之外,就没有人从事哲学研究了吗?其他的思想传统里,就没有人问过同样的哲学问题吗?这些都是值得探讨的。




哲学不是玄学和鸡汤



哲学不是玄学。之所以有人会有这样的偏见,是因为从事哲学专业的人,很容易把哲学变成一个玄之又玄的东西。我来讲讲哲学为什么不是玄学。
哲学确实一门高深的学问,“高”,是因为哲学所思考的对象,往往涉及很多人的问题,至少是群体的问题。我们打开哲学史,会发现很多普遍意义上的话题,如价值、意义、公正、良善、幸福、生与死、时间与空间等等。这些都是非常general(普遍的,有例外)的问题,如果不是universal(普遍的,指无例外的),它也至少是general的。
Universal对所有人都是适用的,比如每个人都会死亡,如果说general,像人有十个手指,会有例外出现。哲学考察的对象,或是前者,或是后者,但这有可能会是陷阱,对于考察对象的解答,光靠经验上的观察,是做不到的。比如哲学会思考为什么说人会死亡。
“深”在于哲学会深入到问题的核心中去,分析方式会很彻底和充分,它一定是slow food(慢食)。我们今天无论是工作和学习,都是fast food(快食),任何东西都要快。哲学正好相反,它需要慢下来,想要做到“深”,就得这样。
玄学不一样,它看不到事物的核心,虽然也会提出一些概念,但没人说得清楚,因为无法拆解它。我们经常能听到“包治百病”的一些话,比如“你开心就好”。为什么就是“你开心就好”呢?这是一个非真非假的问题。古希腊哲学家当时会碰到一种流行的东西,就是诡辩术。


▲柏拉图



柏拉图就很讨厌那些诡辩家。他们是什么样的人呢?给他们一点钱,就教你怎么用说话去忽悠人,尽管他们对自己的话也半信半疑,甚至完全不信,不过他们不管这些。
哲学也不是心灵鸡汤。现在很多人都过得不开心,好像做各种事都会带来麻烦,有心理问题的人也越来越多了。这时候我们好像就很需要鸡汤。可哲学和鸡汤有很根本的区别,哲学不会上来说“要开心”,如果说鸡汤给的是答案,哲学提的就是问题。这并不是说两者要做出高低之分,只是哲学更多时候是要弄清楚,我们的困惑究竟从何而来,找到根源才能有真正的解决方法,当然有时候是找不到的。




哲学为什么可以被看做防身术?



哲学是我的生活方式,我们从事专业哲学工作的人,每个人所关注的点不同。比如我现在会关注性别平等、性别关系,那么在日常生活中,我就去思考相关的问题。我在来的路上,等地铁,看到电视里放着一个连续剧,剧里有一对夫妻,丈夫对妻子有意见。他说她可以做自己的事业,但家务得做,锅得洗。妻子就说有重要的事和他说。妻子说有了孩子,丈夫就非常高兴。
我的职业病让我看到这样的情节,觉得非常惊讶。我在想,现在的人还在看这样的剧情吗?我觉得它不对劲的地方,在于它在灌输一个想法,就是女性需要承担她的“天职”。在哲学中,我们会把这样的工作,定义为“再生产”(reproduction)。大家比较容易理解“生产”,来自马克思的理论,工人去拧螺丝,给快时尚品牌做牛仔裤,获得报酬,是“生产”,它是有偿的。而“再生产”,像女性做的家务活,却是无偿的,它没有回报。这样的观点,其实是伴随着资本主义父权制而来的,其目的是确保男性一直拥有生产力。
布迪厄提出过“惯习”的概念,类似“男主外,女主内”的家庭模式,会要求母亲有“天职”,像爱自己的孩子,照顾家庭,女性会因此感到快乐,获得满足感。我们想想,大概是什么时候,我们开始接受这样的观念?如果我们没有一种防身术的话,它会潜移默化地影响到我们的思维方式,思想观念,就成为了“惯习”。如果我们有防身术的话,就会很清楚地知道,这样的思想是怎样进行灌输的,像我就不会买类似电视剧的账,这是哲学带来的影响,它能帮你判断一些什么。

 


(本文根据嘉宾在上海图书馆讲座内容整理)




《最美的哲学史》

 【法】吕克•费希、克劳德•卡佩里耶 著

胡扬 译

上海书店出版社

2021





假期推荐 | 每每遇到人生的分岔路,总是哲学帮你选择正确的出口

张汝伦|哲学是让你做一个明白人

张汝伦|如果要推荐一本哲学入门书,我会毫不犹豫选择这本

活动预告|作为防身术的哲学——从《最美的哲学史》谈起





扫码关注我们

微信号 :sbph_shsdsj 

新浪微博/小红书:上海书店出版社


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

文章有问题?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